过年蒸馒头的说说(精选15句)

1、我家亲戚较多,所以蒸馒头对我老妈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工程。

2、导读:

3、蒸馒头的日子一般都选在腊月二十五六的样子,从早晨吃完饭,老妈都要和两大盆的面,然后把盆放在温水里面,让面发酵一段时间,待面发开后,中午前后,蒸馍正式开始。

4、由于要蒸的馒头数量较多,蒸馒头往往持续到深夜,那时的我们也很享受这种家里灯火通明,弥漫着馍香的感觉,在外面玩耍一番,就靠近灶膛欣赏着舔着锅底的熊熊火苗,同时也享受着它所带来的暖意。不知不觉间,伴随着蒸馍过程的各种声响,就躺在柔软的柴草上睡着了。

5、那时候没有卖馒头的,每家每户要蒸的馒头,几乎要能吃到将近正月十五,可想而知,蒸馒头的数量不是个小数目。

6、首先蒸的是正馍,揉搓到面块发硬,老妈将案板上的面团分成大小相当的小面块,在里面放上一颗大红枣(也有的家庭放一小块红薯),然后用手团成圆形。一个个馍坯规则地放在很多大小不一的锅盖(过去地锅的锅盖都是用高粱顶部的细杆做成的)上,甚是好看。

7、馒头出锅后,都要在馍罩头里面凉上一段,然后再集中放到缸里面,缸也是那时最主要的安放食物的器皿,既能于外面温度保持一致,以致于使食物在隆冬的春节放置的长久,不变味;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猫狗鼠类小动物的偷食糟蹋。

8、包子或角子一般放在最后蒸,因为他们需要调馅,工序多一些。有些家庭可能基于喜好,也可能缘于包子的造型有些难于拿捏,则选择蒸角子,这样简单一些,类似于包个大饺子。包子馅一般是野菜、粉条及油辣子(肥肉把油榨干,剩下的渣子)等组成,特别香美。

9、每个家庭蒸包子或角子的目的,主要是在做饭时省事,特别是早晨,不用炒菜。也可能是因为那时条件都不太好,直接把炒菜省了,每个人吃上两个包子,喝上一碗米茶(也就是白米汤,有时也放些红薯),省事又美味。

10、我家一般蒸馍要启用两口锅,一口是地锅,另外一个用炉子上的,我们那时称冰铁锅。地锅要用柴火烧,待到锅里面的水烧开,馍坯也已经醒到最佳状态,便可一一放入锅篦子上,盖上锅盖,不多一会,馒头的香味便会从锅里传出,渐渐地弥漫到整个厨房,整个院子,飘向了院子外面···

11、馒头大概分正馍(圆形的,正月里吃)、枣山(椭圆形、锅盖大小,上面有很多花的造型和枣,放在正屋案几靠墙的位置)、贡馍(圆形,在正馍外面包一层厚厚的面,这样看起来较大,顶部也有用面做的花的造型,中间部位镶嵌一颗大红枣,一般为四个,顶部花样个不相同)、包子或角子(带馅,和油角差不多,主要吃着方便,自己人吃饭时不用炒菜)等四种。枣山和贡馍主要是上贡用的,一般待到正月十五过完,才能吃。

12、春节作为我们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,使我们每个人都对其充满着无限期盼,这里面寄予着我们对团聚的向往,一年辛苦后的短暂休息,还有我们整装待发,踏上新的征程的实现美好心愿的重要节点。盼望着,盼望着,春节来了,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,年味变得越来越淡。

13、贡馍则是用煮熟的正馍,在外面加上一层约一厘米多厚的面层,顶部加上一朵面做的花样造型,顶的中心位置立放着一粒大红枣。贡馍一般为四个,只在正屋上贡用,两两分放在香炉的两边。枣山和贡馍的造型别致,也使得过年的仪式感满满。

14、在春节,蒸馒头绝对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筹办春节物资的重要一环。

15、半小时后,第一锅正馍出炉,伴随着浓郁的蒸汽,一个个热腾腾,香气扑鼻的馒头映入眼帘,然后被老妈那不怕烫的手,一个个扔进了大大的馍罩头里(放馍的器皿)。待热气散过稍许,我便会迫不及待地抓上一只,狠狠地咬上一口,香鲜劲道的馍味通过味蕾迅速传遍全身·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