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四季的诗(精选76句)

1、玉楼明月长相忆, 柳丝袅娜春无力。——温庭筠《菩萨蛮》

2、绿盖半篙新雨,红香一点清风。——宋伯仁《荷花》

3、别院深深夏席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。——苏舜钦《夏意》

4、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——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

5、周南留滞古所惜,南极老人应寿昌。

6、昨夜东风入武阳,陌头杨柳黄金色。——李白《早春寄王汉阳》

7、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虽同人别离--《江楼月》

8、我醉拍手狂歌,举怀邀月,对影成三客。——苏轼《念奴娇·中秋》

9、槐柳成阴雨洗尘,樱桃乳酪并尝新。

10、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——志南《绝句》

11、柳庭风静人眠昼,昼眠人静风庭柳。——苏轼《菩萨蛮·回文夏闺怨》

12、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——陆游《钗头凤·红酥手》

13、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——白居易《自河南经乱,关内阻饥,兄弟离散,各在一处……》

14、未来展望诗句

15、两耳隔墙花,早晚成连理。——牛希济《生查子·新月曲如眉》

16、苦心岂免容蝼蚁,香叶终经宿鸾凤。

17、一庭春色恼人来,满地落花红几片。——魏承班《玉楼春·寂寂画堂梁上燕》

18、数枝门柳低衣桁,一片山花落笔床。——岑参《山房春事二首》

19、尽日无人看微雨,鸳鸯相对浴红衣。——杜牧《齐安郡后池绝句》

20、渐新痕悬柳,淡彩穿花,依约破初暝。——王沂孙《眉妩·新月》

21、常拟报一饭,况怀辞大臣。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

22、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——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
23、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24、山中夜来月,到晓不曾看。——元好问《倪庄中秋》

25、纨绔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。

26、好风胧月清明夜,碧砌红轩刺史家。——白居易《清明夜》

27、月笼云暗重门锁。——苏轼《蝶恋花·雨霰疏疏经泼火》

28、不贪夜识金银气,远害朝看麋鹿游。

29、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(《汉乐府?长歌行》)

30、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——杜甫《绝句二首》

31、是天外空汗漫,但长风、浩浩送中秋。——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中秋饮酒将旦客》

32、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

33、人人解说悲秋事,不似诗人彻底知。

34、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(曹操:《观沧海》)

35、冬尽今宵促,年开明日长。(董思恭:《守岁》)

36、冬至节气诗句

37、峡深明月夜,江静碧云天。——张祜《送杨秀才游蜀》

38、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琯动浮灰。

39、有关冬至诗句

40、况屈指中秋,十分好月,不照人圆。——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

41、岁华皆采获,冬晚共严枯。

42、纳清风台榭开怀,傍流水亭轩赏心。

43、蟋蟀独知秋令早,芭蕉下得雨声多。

44、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

45、离人无语月无声,明月有光人有情。别后相思人似月,云间水上是层城。——唐·李冶《明月夜留别》

46、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——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

47、南邻更可念,布破冬未赎。(陆游:《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》)

48、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

49、清梦初回秋夜阑,床前耿耿一灯残。

50、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
51、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——杨万里《小池》

52、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

53、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(刘禹锡:《望洞庭》)

54、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

55、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
56、昔闻洞庭湖,今上岳阳楼。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
57、梅五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
58、千秋万岁名,寂寞身后事。

59、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
60、死去凭谁报,归来始自怜。

61、男女相见恨晚的诗句

62、秋月扬明恽,冬岭秀寒松。(陶渊明:《四时》)

63、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

64、雨打梨花深闭门,孤负青春,虚负青春。——唐寅《一剪梅·雨打梨花深闭门》

65、飞花两岸照船红,百里榆堤半日风。——陈与义《襄邑道中》

66、冬至的节气诗句

67、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,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——王昌龄《秦时明月汉时关》

68、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(李绅:《悯农》)

69、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

70、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

71、暗水流花径,春星带草堂。

72、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——李白《忆秦娥·箫声咽》

73、夜月一帘幽梦,春风十里柔情。——秦观《八六子·倚危亭》

74、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
75、初将明月比佳期,长向月圆时候,望人归。―― 《虞美人》

76、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——王籍《入若耶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