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赏菊诗(精选66句)

1、江边枫落菊花黄,少长登高一望乡。——《九月九日》

2、深秋帘幕千家雨,落日楼台一笛风。

3、北山白山里,隐者自怡悦。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天边树若荠,江畔舟如月。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——孟浩然《秋登兰山寄张五》

4、天宇清霜净,公堂宿雾披。杜甫《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》

5、丝丝杨柳丝丝雨。春在溟濛处。——蒋捷《虞美人·梳楼》

6、细雨斜风作晓寒。淡烟疏柳媚晴滩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元丰七年十二月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》

7、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枝头二月初。——杜牧

8、朝听细雨润门扉,年年一度送春回。——《清明祭诗》

9、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——白居易《寒食野望吟》

10、轻红沾雨不胜衣,才回倦眼又迷离。——《清明祭诗》

11、与其批评孩子,不如做个榜样。——茹贝尔

12、忽逢青鸟使,邀入赤松家。——孟浩然《清明日宴梅道士房》

13、雨过月华生,冷彻鸳鸯浦。——柳永《甘草子·秋暮》

14、次女本应天上有,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

15、恻恻轻寒翦翦风,小梅飘雪杏花红。——韩偓《夜深》

16、草色全经细雨湿,花枝欲动春风寒。——王维《酌酒与裴迪》

17、客思似杨柳,春风千万条。——王安石《壬辰寒食》

18、野棠花落,又匆匆过了,清明时节。——辛弃疾《念奴娇·书东流村壁》

19、清明又近也,却天涯为客。——曹组《忆少年·年时酒伴》

20、用殴打来教育孩子,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。——马卡连柯

21、初服栖穷巷,重阳忆旧游。门闲谢病日,心醉授衣秋。——《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》

22、中庭月色正清明,无数杨花过无影。——张先《木兰花·乙卯吴兴寒食》

23、去年重阳不可说,南城夜半千沤发。水穿城下作雷鸣,泥满城头飞雨滑。黄花白酒无人问,日暮归来洗靴袜。岂知还复有今年,把盏对花容一呷。莫嫌酒薄红粉陋,终胜泥中事锹锸。黄楼新成壁未干,清河已落霜初杀。朝来白露如细雨,南山不见千寻刹。楼前便作海茫茫,楼下空闻橹鸦轧。薄寒中人老可畏,热酒浇肠气先压。烟消日出见渔村,远水鳞鳞山齾齾。诗人猛士杂龙虎,楚舞吴歌乱鹅鸭。一杯相属君勿辞,此境何殊泛清霅。——苏轼《九日黄楼作》

24、思亲堂上茱初插,忆妹窗前句乍裁。——秋瑾《九日感赋》

25、秋雨一何碧,山色倚晴空。——方岳《水调歌头·平山堂用东坡韵》

26、重阳佳节意休休,与客携壶共上楼。——姜塘《摘星楼九日登临》

27、思亲堂上茱初插,忆妹窗前句乍裁。秋瑾《九日感赋》

28、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李白《九日龙山饮》

29、一为重阳上古台,乱时谁见菊花开。——《重阳日有作》

30、腮凝新荔,鼻腻鹅脂,温柔沉默,观之可亲。

31、镜中貌,月下影,隔帘形,睡初醒。

32、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。

33、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——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

34、绰约多逸态,轻盈不自持。尝矜绝代色,复恃倾城姿。

35、残云收夏暑,新雨带秋岚。

36、粉杏轻柔岸柳新,清明春雨两相侵。——《清明祭诗》

37、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——高翥《清明日对酒》

38、照花前后镜,花面相交映。——温庭筠

39、净境重阳节,仙游万乘来。插萸登鹫岭,把菊坐蜂台。——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》

40、愿樽前长叙弟兄情,如金玉。宋江《满江红喜遇重阳》

41、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。——刘长卿《别严士元》

42、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——出自《诗经·硕人》

43、皎若太阳升朝霞,灼若芙渠出鸿波。

44、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。

45、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。潇潇暮雨子规啼。〈浣溪沙〉苏轼 宋

46、滞雨通宵又彻明,百忧如草雨中生。——薛逢《长安夜雨》

47、大堤欲上谁相伴,马踏春泥半是花。——窦巩《襄阳寒食寄宇文籍》

48、玉烛降寒露,我皇歌古风。重阳德泽展,万国欢娱同。——《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》

49、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

50、黍香酒初熟,菊暖花未开。闲听竹枝曲,浅酌茱萸杯。去年重阳日,漂泊湓城隈。今岁重阳日,萧条巴子台。旅鬓寻已白,乡书久不来。临觞一搔首,座客亦徘徊。——白居易《九日登巴台》

51、时霎清明,载花不过西园路。——吴文英《点绛唇·时霎清明》

52、翡翠巢低岩桂小,茱萸房湿露香浓。——《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》

53、淡白梨花面,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,行动如弱柳扶风。

54、君子强逶迤,小人困驰骤。杜甫《九日寄岑参》

55、夜月楼台,秋香院宇,笑吟吟地人来去。是谁秋到便凄凉?当年宋玉悲如许!随分杯盘,等闲歌舞,问他有甚堪悲处?思量却也有悲时,重阳节近多风雨。——辛弃疾《踏莎行》

56、拆桐花烂熳,乍疏雨、洗清明。——柳永《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》

57、风俗尚九日,此情安可忘。菊花辟恶酒,汤饼茱萸香。——《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》

58、桂霭桐阴坐举殇,长安涎口盼重阳。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,酒未敌腥还用菊,性防积冷定须姜。于今落釜成何益,月浦空余禾黍香。——曹雪芹《螃蟹咏》

59、子曰:孝,天之经,地之义,民之行也。——康熙

60、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。——佚名

61、谁把钿筝移玉柱?穿帘海燕惊飞去。——冯延巳《鹊踏枝·清明》

62、小楼忽洒夜窗声,卧听潇潇还淅淅,湿了清明。——清·郑燮《浪淘沙·暮春》

63、贫居往往无烟火,不独明朝为子推。——孟云卿《寒食》

64、野人多病门长掩,荒圃重阳菊自开。——《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》

65、白下有山皆绕郭,清明无客不思家。——高启《清明呈馆中诸公》

66、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李清照《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