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上清而无欲,则下正而民朴。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
2、平生正直无偏向,止留下四海一空囊。——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3、慎则祸之不及,贪则灾之所起。——唐·姚崇《辞金戒》
4、上邪下难正,从枉不可骄。——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上邪篇》
5、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——《老子·七十三章》
6、在世一日,要做一日好人;为官一日,要行一日好事。——清·金兰生《格言联璧·从政》
7、位已高而意益下,官益大而心益小,禄已厚而慎不敢取。——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
8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——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生传第二》
9、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;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宽一分,民受赐不止一分;取一文,我为不值一文。谁言交际之常?廉耻实伤!倘非不义之财,此物何来!——清·张伯行《禁馈送檄》
10、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11、见利不贪,见美不淫。——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将志》
12、辞金者,取其廉慎也。昔子罕辞玉,以不贪赃枉法为宝;杨震辞金,以四知为慎。列前古之清洁,为将来之龟镜。——唐·姚崇《辞金诫》
13、诛恶及本,本诛则恶消;振裘持领,领正则毛理。——《后汉书》卷七九上《儒林列传》
14、贪者自贪,廉者自廉,关键在于人,与钱本身无涉。——梁实秋《钱》
15、为清官死,死有余荣。——明·朱祖文《北行日谱》
16、居官者廉不言贫,勤不言劳,爱民不言惠,锄强不言威,事上尽礼不言屈己,钦贤下士不言忘势。庶乎官箴无忝。——明·钱琦《钱公良测语·治本》
17、公则生明,廉则生威。——清·朱舜水《伯养说》
18、临阵勇,临财廉,临事勤,临民仁。——《宋朝事实类苑·德量智识》
19、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。——《明史·循吏传》
20、知足则乐,务贪必忧。——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
21、锄一害而众苗成,刑一恶而万民悦。——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后刑》
22、心如规矩,志如尺衡,平静如正直如绳。——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》
23、官能清则冤抑渐消,吏能廉则风俗自厚。——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不可少》
24、知足者,贫贱亦乐;不知足者,富贵亦忧。——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
25、廉隅贞洁者,德之令也;流逸奔随者,行之污也。——唐·魏徽《群书治要·昌言》
26、为官长当清、当慎、当勤。修此三者,何患不治乎。——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
27、智者不为非其事,廉者不为非其有。——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
28、淡然自守,不汲济于荣利。——《魏书·刘芳传》
29、利在一身勿谋也,利在天下者谋之;利在一时勿谋也,利在万世者谋之。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壁》
30、官省则事省,事省则民清;官烦则事烦,事烦则民浊。——《周书》卷二三《苏绰列传》
31、清正俭约,是居官之良法。——清·陈弘谋《从政遗规》卷下《寒松堂集》
32、欲影正者端其表,欲下廉者先之身。——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疾贪》
33、致理必在惩贪,惩贪莫先旌廉。——清·王命岳《惩贪议》
34、廉者士之美节,污者士之丑行。士之不廉,犹女之不洁。不洁之女,虽功容绝人,不足自赎。不廉之士,纵有他美,何足道哉!——宋·真德秀《西山政训》《丛书集成初编》
35、但得官清吏不横,即是村中歌舞时。——宋·陆游《春日杂兴》
36、以信待人,不信思信;不信待人,信思不信。——晋·傅玄《傅子·义信》
37、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——明·于谦《入京》
38、洁己是心毫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,斐然继声》
39、动则三思,虚而后行。——《三国志·魏书·杨阜传》
40、廉仁公勤四者,及为政之本领。——宋·真德秀《西山训政》《丛书集成初编》
41、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——《尚书·大禹谟》
42、取诚信,去诈伪,禁暴乱,止奢移。——《六韬·上贤》
43、能省事,自无妄费,无妄费,方可与讲廉。——清·申居郧《西岩》
44、义动君子,利动贪人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固列传》
45、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。——《元史·张桢传》
46、政以得贤为本,治以去秽为务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卷四十九
47、众人皆以奢靡为荣,吾心独以简素为美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简示康》
48、清慎勤,居官三字符也。——《明史·梁寅传》
49、任天下之大,立心不可不公;守天下之重,持心不可不敬。——《宋史》卷四三八《儒林列传》
50、居官以清,士君子分内事。清非难,不见其清为难。不恃其清而操切凌轹人为尤难。——清·陈弘谋《从政遗规》卷下《居官格言》
51、家怕先富后贫,政怕先宽后紧。——清·申居郧《西岩赘语》
52、当官之法,唯有三事,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禄位,可以远耻辱,可以得上之知。可以得下之援。——宋·吕本中《官箴》
53、一念之欲不能制,而祸流于滔天。——明·薛宣《读书录》卷七
54、廉洁爱人者厚其禄。——《文韬·盈虚》
55、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——宋·苏轼《赤壁赋》
56、从官重恭慎,立身贵廉明。——唐·陈子昂《座右铭》
57、非吾义锱铢勿视,义之得千驷无愧。——《逊志斋集》
58、宁可清贫自乐,不作浊富多忧。——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
59、身不正,不足以服;言不诚,不足以动。——宋·徐祯稷《耻言》
60、气之清者为精,人之清者为贤。治身者以积精为宝,治国者以积贤为道。——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通国身》
61、清正俭素,门无私谒。——《魏书·彭城王传》
62、勤有功,戏无益,戒之哉,宜勉力。——宋·王应麟《三字经》
63、人只一念贪私,便销刚为柔,塞知为昏,变恩为惨,染洁为污,坏了一生人品,故古人以不贪为宝。——清·陈弘谋《从政遗规》卷下《言行江纂》
64、位高者事不可以烦,民众者教不可以苛。夫事碎难治也,法烦难行也。——汉·刘巡《淮南子·泰族》
65、廉二字看似平浅,实则获上在此,信友在此,服民亦在此,舍此二字,上司即偶然表盼,亦不能久;欲求寅僚之敬佩,百姓之爱戴,即袭取于偶然,亦不可得矣!——清·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全集》
66、愿竭力以守义兮,虽贫穷而不改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列传》
67、勤能补拙,俭以养廉。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·从政》
68、贪廉者,治理之大关。奢俭者,贪廉之根柢。欲教以廉,先使之俭。——蔡冠洛《清代七百名人传》载阵廷敬疏
69、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,径自受纳,乃是不惜性命。明珠是身外之物,尚不可弹雀,何况性命之重。乃以博财物耶?——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贪鄙》
70、言不苟出,行为苟为;择善而后从事。——汉·刘向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
71、慎而思之,勤而行之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策林》
72、善恶之殊,如火与水,不能相容。——《欧阳修全集·祭丁学士文》
73、惟廉而后能平,平则公矣。不廉必有所私,私则法废,民无所措手足矣。——明·杨士奇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百七二三《考课》
74、有功必赏,有罪必罚,则为善者日进,为恶者日少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陈纪》
75、贪污者,必以廉洁者为不是;超超者,必以恬退者为不是。——《朱子语类辑略》
76、受鱼失禄,无以食鱼;不受得禄,终会食鱼。——汉·刘向《新序·节士》
77、至清廉平。路遗不受,请谒不听,据法听讼,无有所阿。——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生》
78、陷其自身者,皆为贪冒财利,与夫鱼鸟何以异哉?——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贪鄙》
79、徇国家之急,赴公家之难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
80、存心光明正大,言论光明正大,行事光明正大,斯之谓君子。——清·汪汲《座右铭类编·品藻》
81、贪利者害己,纵欲者戕生。——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·悖凶》
82、众人重利,廉士重名。——《庄子·刻意》
83、清者莅职之本,俭者持身之基。——《周书》卷三五《郑孝穆列传》
84、公家之利,知无不为,忠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