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不能则学,疑则问,欲行则比贤,虽有险道,循行达矣。
3、喜色由然以生,怒色拂然以侮,欲色呕然以偷,惧色薄然以下,忧悲之色累然而静。
4、自事其亲,好以告人,乞言劳醉,而面于敬爱,饰其见物,故得其名,名扬于外不诚于内,伐名以事其亲戚,以故取利,分白其名,以私其身。如此者隐于忠孝者也。
5、六曰言行不类,终始相悖,阴阳克易,外内不合,虽有隐节见行,曰非诚质者也。
6、凡战,击其微静,避其强静;击其倦劳,避其闲窈;击其大惧,避其小惧,自古之政也。
7、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。
8、凡战:固眾相利,治乱进止,服正成耻,约法省罚,小罪乃杀;小罪胜,大罪因。
9、刚有柔,有浊有清,有好有恶。咸发于声也。
10、礼者,禁於将然之前;而法者,禁於已然之后。
11、喜怒以物而变易知,烦乱之而必不裕,示之以利而易移,临慑以威而易慑,曰鄙心而假气者也。
12、富以苟,不如贫以誉;生以辱,不如死以荣。辱可避,避之而已矣;及其不可避也,君子视死若归。
13、古者以仁为本,以义治之,谓之正。
14、古者,贤王明民之德,尽民之善,故无废德,无间民,赏无所生,罚无所试。
15、军旅以舒为主,舒则民力足。虽交兵致刃,徒不趋,车不驰,逐奔不逾列,是以不乱。
16、国容不入军,军容不入国。
17、小施而好大得,小让而好大事,言愿以为质,伪爱以为忠,面宽而貌慈,假节以示人,故其行以攻其名。如此者隐于仁质也。
18、古者逐奔不过百步,纵绥不过三舍,是以明其礼也;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,是以明其仁也;成列而鼓,是以明其信也;争义不争利,是以明其义也;又能舍服,是以明其勇也;知终知始,是以明其智也。
19、素动人以言,涉物而不终;问则不对,详为不穷;色示有余;有道而自顺用之,物穷则为深。如此者隐于文艺者也。
20、故生乎今之世,志古之道;居今之俗,服古之服;舍此而为非者,虽有,不亦鲜乎?
21、攻战守,进退止,前后序,车徒因,是谓战参。
22、贵者敬焉,老者孝焉,幼者慈焉,少者友焉,贱者惠焉。
23、不治则乱至,乱至则争,争之至又反于乱;是故宽裕以容其民,慈爱以优柔之,()而民自得也已。
24、故六者贯乎心,藏乎志,形乎色,发乎声,若此则身安而誉至,而民自得也。
25、古者,以仁為本,以义治之,之谓正;正不获意则权;权出於战,不出於仁也。是故,杀人安人,杀之可也;攻其国,爱其民,攻之可也;以战去战,虽战可也。
26、师多务威则民詘,少威则民不胜。上使民不得其义,百姓不得其叙;技用不得其利,牛马不得其任,有司陵之;此谓多威;多威则民詘。上不尊德而任诈慝,不尊道而任勇力;不贵用命而贵犯命,不贵善行而贵暴行;陵之有司,此谓少威;少威则民不胜。
27、故上者民之仪也,有司执政民之表也,迩臣便辟者群臣仆之伦也。
28、易移以言,存志不能守锢,已诺无断,曰弱志者也。
29、凡是人:為所爱而死,為忿怒而死,為威严而死,為道义而死,為利益而死。
30、言之善者在所日闻,行之善者在所能为。
31、财利之生征矣,贪以不得;善政必简矣,苟以乱之;善言必听矣,详以失之;规谏日至,烦以不听矣。
32、其貌固呕,其言工巧,饰其见物,务其小征,以故自说,曰无质者也。
33、临人以色,高人以气,贤人以言,防其不足,伐其所能,曰日损者也。其貌直而不侮,其言正而不私,不饰其美,不隐其恶,不防其过,曰有质者也。
34、征清而能发,度察而能尽,曰治志者也。
35、兵不杂则不利。长兵以卫,短兵以守。太长则难犯,太短则不及。太轻则锐,锐则易乱;太重则钝,钝则不济。
36、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长国家而务财用者,必自小人矣。
37、喜怒以物,而色不作;烦乱之,而志不营;深道以利,而心不移;临慑以威,而气不卑,曰平心而固守者也。
38、上同无获,上专多死;上生多疑,上死不胜。
39、古者,国容不入军,军容不入国。军容入国则民德粗,国容入军则民德弱。
40、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